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这是对未来我国城市发展提出的重大要求。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融合提速,如何更好的营造城市,是规划设计从业者共同的思考命题。基于此议题,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与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推进“双城双院·规划共建·助力珠海全域土整”系列讲座,旨在增强两院在城市规划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8月30日,“双城双院”系列讲座第一场在珠海规划科创中心顺利召开。本次讲座主要围绕面向“两山”转化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目标,解读当前自然资源碳汇开发相关政策、先进城市经验,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梳理自然资源碳汇开发产品与价值实现模式,并结合珠海生态战略发展,展望珠海自然资源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及价值实现路径等层面展开。
本次会议由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徐妍主持。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志敏,低碳生态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周岱霖,副主任萧敬豪,主创规划师史丽颖,珠海分院主任建筑总监胡南江;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科技发展部主任杨炯,副总工程师、政研中心主任陈锦清,副总工程师、交通分院总工俞斌以及各分院其他同志参会。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低碳生态规划研究中心作了《多元自然资源碳汇开发、交易机制解读与展望》的主题报告。报告结合“两山”转化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目标,详细解读了自然资源碳汇开发的相关政策,并通过广州、深圳、湛江等地的实际案例,梳理了自然资源碳汇开发产品与价值实现模式,最后展望了珠海市在这一领域的工作思考。
报告指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碳汇与自然保护已经成为关键工具。一方面,碳汇系统作为能够捕获和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自然生态体系,具有重要的气候调节功能。森林、海洋、湿地等通过光合作用等自然过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并长期储存,从而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另一方面,随着气候变化日益加剧,增强这些自然碳汇功能迫在眉睫,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对于全球碳循环平衡至关重要。此外,报告还对碳交易机制进行了分析。一是碳交易机制作为市场调控手段,通过为碳排放设定价格,激励企业和国家积极采取减排行动。通过排放配额交易机制,超标排放的实体可以购买额外配额,而低于配额的实体可以出售其余额,从而促进减排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二是碳交易市场正在逐步成为低碳技术投资的重要平台,推动区域之间的碳减排合作,尤其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碳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关于碳汇科技创新,报告也进行了深入阐述。一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储存能力,如精准林业管理、湿地恢复等,能够有效增强碳汇功能。二是通过开发新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能够直接从工业排放或大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并进行储存,阻止其进入大气层。随着遥感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的发展,自然碳汇的状态和变化能够被更加精准地监测与评估,为优化碳汇项目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在交流环节,与会者围绕珠海市如何开展碳汇开发与交易、红树林等生态资源的碳汇量测算、交易机制的设计与实施路径,以及如何将珠海的碳汇资源纳入现有市场或开发特色机制实现生态价值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一是针对碳汇开发的实施路径,提出了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确保珠海市碳汇能力的稳步提升。二是针对碳汇交易机制,建议通过建立区域碳市场,探索特色化交易模式,更好地实现碳汇资源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本次讲座让我们深入理解自然资源碳汇开发的政策背景、借鉴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为珠海市未来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有效提升碳汇能力提供了宝贵的指导经验。
此次讲座的圆满举办,不仅深化了两院在碳汇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为双方在这一关键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展望未来,随着对碳汇与自然保护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更多的创新技术和政策工具将被开发和应用。未来我院将继续探索和发展碳汇项目的开发和管理,以支撑我院业务能力得到综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