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学习交流
学术交流|广东省第二届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学术交流大会

为加强广东省省内工程勘察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广东省第二届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学术交流大会于2024年9月4日在东莞召开为了解行业全新动态,提高我院岩土工程专业创新意识,我院共派5名专业人员前往学习

 

我院参会人员


一、大会概况

本次大会以“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技术创新及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工程勘察分会、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岩土与地下工程分会、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轨道交通与地下空间分会联合主办,吸引了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共计600余人参会。


大会报告现场


二、开幕式暨嘉宾致辞

开幕式由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陈星、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杨光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工程勘察分会会长邱建金、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张彤炜作为主办单位出席了大会并发表致辞。

 

陈星会长在致辞中指出,随着时代发展,广东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从业人员更应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创新,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应用到工程实际当中,探索形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标杆项目和成果经验,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强有力的行业力量。


杨光华理事长在致辞中指出,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先行军,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大会聚焦于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技术的创新及高质量发展,给各位行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各位同仁应深入探讨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探索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共同为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行业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邱建金大师在致辞中指出,大会自筹备以来得到行业内外的积极响应,希望工程勘察行业以大会为纽带,共同推动岩土工程事业的进步,为省工程勘察领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张彤伟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东莞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历来重视工程技术发展。本次大会邀请省内外行业精英走进东莞,为全行业构筑起一个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的未来,对于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工程勘察技术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三、专题报告

随后,大会35位学者针对工程勘察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等会议议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1、陈湘生院士作了题为《浅谈智能岩土工程》的线上主旨报告,在以物联网、现代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提下,新时代条件下传统岩土工程研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他表示,岩土工程应积极与最新的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相互融合,探索相应的实现路径,行业才能与时俱进、蓬勃发展。


 

陈湘生院士发表主题演讲


2、顾国荣大师以《岩土工程低碳绿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题,以工程实际出发,深度解析了绿色岩土一体化咨询、自稳式低碳基坑支护技术、既建低碳改造加固技术等低碳岩土工程新技术的内容,为与会人员带来岩土工程发展的新思考、新方向。


 

顾国荣大师发表主题演讲


3、徐杨青大师以《高承压水头超深基坑地下水控制优化设计研究》为题,报告以研究背景出发,表示常见岩土问题其实就是地下水的问题,通过超深基坑地下水控制案例分析,进而引出高承压水头超深基坑地下水协同控制设计的研究,为设计人员提供了解决基坑地下水问题的新思路。


徐杨青大师发表主题演讲


4、史海欧大师以《深厚欠固结软土地层地铁深基坑变形控制》为题,从深厚软土地层深基坑常见问题出发,着重说明了南沙中山地区的深厚软土超深基坑的变形规律,并结合工程经验给出了基坑支护中淤泥计算参数的取值,为滨海地区深厚软土地基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史海欧大师发表主题演讲


5、香港大学岳中琦教授以《香港滑坡灾害防治研究与效益》为题,对近期广州梅大高速公路边坡失稳和滑坡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基于香港地区路基边坡失稳的研究资料及成果分析,提出了大规模降雨条件下公路边坡失稳的防治措施、监控方法等,为参会人员带来了颇具借鉴意义的工程经验。


岳中琦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四、发展展望

面对时代的高速发展,作为传统行业的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行业唯有聚焦于技术创新,才能积极应对时代发展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同时,我院参会人员将致力于关注学习岩土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发展,以此不断提高我院岩土工程领域的行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