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目前正值我院技术交流月,6月24日下午,园林分院邀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廖宝文专家开展了题为《红树林及其生态修复技术》的学术讲座,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和我院相关技术人员线下参加了专题讲座,各区相关工作部门和技术咨询单位通过线上参加了会议。
廖宝文研究员围绕如何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沿海区域的红树林保护修复水平,结合本人及其科研团队在广东省、海南省以及珠海市丰富的红树林保护修复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红树林湿地研究领域的相关保护与修复技术经验,并根据珠海市实际,为更好地推进珠海市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提出了新思路和相关建议。
一、专家介绍
廖宝文,现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资深专家,兼任中国林科院热林所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林草局“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红树林保护与恢复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等职。曾赴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日本、马来西亚、巴西、英国、爱尔兰、津巴布韦等10多个国家考察学习。
(一)主要社会兼职:
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国湿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生态学会红树林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湿地专委会主任委员。
(二)个人及团队荣誉:
从事红树林湿地与滨海湿地的研究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红树林湿地恢复生态学,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红树林专著7部,包括《中国红树林恢复与重建技术》、《红树林团水虱危害与防控技术》、《红树林主要树种造林与经营技术研究》、《南沙湿地环境与生物多样性》、《广州南沙湿地-红树林篇》等;取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制定行业与地方技术标准3个;获奖科技成果5项,其中第一完成人的“红树林快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成果荣获2014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的“红树林主要树种造林与经营技术研究”荣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二、讲座内容
本次讲座首先围绕全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开展的背景、历史沿革、红树林苗圃现状、红树林滩涂造林生境宜林改造方式等内容开展了系统性的讲解,让我们从不同维度重新认识红树林及其保护营造应用的技术手法。
其次,廖宝文研究员结合国外和国内红树林修复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享其科研团队在不同地方红树林湿地研究领域的相关保护与修复技术经验。结合珠海实际,提出了珠海市和同类型海岸城市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存在的问题:(1)缺乏多树种配置的“面”上系统整体恢复;(2)缺乏红树林专业的保护修复规划与种植作业设计;(3)需继续完善有效的宜林滩涂指标体系;(4)红树林造林技术普遍不够,缺乏种植技术,造林成活率有待提升;(5)红树林生态恢复资金投入力度不足,与实际需求偏差很大,影响成活率;(6)缺乏专人管理,尤其是种植后的管护工作,缺乏红树林植被恢复后的生态功能恢复效果监测与恢复评价。
廖宝文研究员还提出了珠海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的相关建议:(1)开展红树林湿地修复工程专业设计、监测和评价的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2)建立国家主导性或指导性的红树林大型苗圃,培育红树林树种的优质苗圃,为生产造林提供保障;(3)加强困难立地滩涂造林(砂质滩涂、高盐度滩涂、水深浪大滩涂、互花米草入侵滩涂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4)加强半红树植物在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构建“纵深防御型”红树林防护体系;(5)制定或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如红树林育苗质量技术标准、红树林修复技术标准、红树林修复效果监测与评价标准、红树林验收标准等;(6)重视外来引进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促进红树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启发
讲座结束后,廖宝文研究员与珠海市自然资源局相关科室领导、各区相关部门以及我院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对我市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咨询和答疑。
随着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相继印发实施,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全面的贯彻落实,而我们作为规划设计师,全面领悟国家、广东省和珠海市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相关文件精神,拓宽红树林专业领域的知识面,加强红树林修复营造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对于我们做好湿地类、海岸类、生态修复等类型规划设计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