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8月31日至9月2日,由院总工程师陈德绩带队,我院一行10余人赴南京市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城镇水务大会和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学习队伍由总院领导、规划设计分院、园林设计分院、交通规划设计分院、水务与环境工程分院的技术人员组成。本次年会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和“低碳韧性,健康宜居”为主题,20多位院士大师,数百位城镇水务和城市规划领域的权威专家齐聚南京,就协同治理、环境水生态健康评估、智慧水务、国土空间规划、韧性城市建设、健康社区营造等领域进行前沿技术分享和行业政策解读。
一、开幕式介绍
本次大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国际水协(IWA)中国委员会、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共同主办。
两场盛会合并举办今日的开幕式和主论坛,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邓智毅为大会作开幕致辞,国际水协(IWA)中国委员会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中国科学院院士段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祖信,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俞孔坚为大会作主旨报告。
开幕式现场
邓智毅为参会代表介绍了六朝古都——南京;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城市,是一座规划统筹引领的城市,是一座践行韧性发展的城市。他指出,本次大会分别以减污降碳、低碳韧性、健康宜居为主题,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俞孔坚在《灰绿色结合的城镇污水处理高效低碳的生态化途径》中提出,当前城市的过分“敏感”,使得城市在面临水土污染、高温、强降雨等环境问题和极端气候时猝不及防,给城市居民和谐稳定的生活带来诸多挑战。他提出,以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目标,将基于自然的生态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自然做工,系统综合解决问题,从而建设一个富有韧性的、基于自然的、“愚钝”的城市。
围绕主题,大会设置了首日的“开幕式暨主论坛”和“城镇水务发展和城市规划主论坛”两场全体大会,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城镇水务和城市规划领域顶尖研究院所负责人、领先企业代表等就行业发展趋势、政策标准进行深度探讨。
会议现场
二、专家观点分享
主题报告——李迅:老旧小区更新新视角下的绿色低碳家园设计
报告以需求与目标、技术与方法、机制与保障三方面展开。李迅提出老旧小区改造的核心目标是打造绿色社区、低碳社区、智慧互联社区和宜居社区、建设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的美好家园。在会议上李迅提出老旧小区改造即是民生工程,更是发展工程的观点,并要重点关注老旧小区完整化的改造、绿色化的改造、适老化改造、智能化改造、人文化改造这五方面。
技术与方法。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要评估,因地制宜、整体设计、标准适度、以有机更新为基本原则,其次在技术路径上需注重技术的适宜性、技术的可行性并建立社区整体低碳发展技术体系、建立系统指导老旧小区低碳绿色化改造的指标体系,最后提出改造模式应从大拆大建向渐近式微改造利用转变,要与老百姓消费能力相匹配,提供“菜单式”的选择,构建有活力、有温度的社会空间,以及构建评估体验——设计过程——施工验收的闭环全过程。
机制与保障。在实施路径方面,分层、分类社区“持续更新”计划、整合社区资源,建立长效性社区更新管理、维护制度、做到可复制、可推广,滚动更新与动态调整的计划制定,实现相关利益群体的有效参与。
刘超:多源数据支撑的城市更新潜力评估研究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刘超,对目前老旧街区改造的研究现状不足和问题,以及如何从“城市体检评估”转化支持“城市更新建设”提出了城市更新潜力评价模型。将目标量化,通过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模型算法,对公共服务、能源与碳、生态安全、历史文化、交通出行、产业创新、基础设施、人和社会这八大更新目标方向进行潜力评价分析。更精准定位城市更新的目标和方向,使得更新合理。
姜洋:智慧新技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应用和探索
从规划师的角度来看,中国城镇化由过去三十年的粗放发展向精细化和存量发展转变,已是共识。城市更新中,规划师与设计师面对的不再是一片白地,产权关系复杂、利益相关主体分散、规划目标多元、公共空间稀缺等普遍问题,为项目带来了许多挑战。公众参与,作为城市规划决策过程的关键环节,在存量发展阶段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公众参与对规划实施落地至关重要,是促进多元利益主体沟通和博弈、避免和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规划过程中,由于规划项目多为政府和开发商主导,居民多处于被动地位,城市空间真正的使用者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姜洋给我们介绍了两款“微科技”,分别从现场踏勘、民意收集、数据分析三方面对城市更新提供帮助。
1. 录城——提供自然基底、功能区块、城市服务、交通设施4大类要素类别、共计50余种图标,均根据实际的规划调研项目提炼而出,能够覆盖常见的调研需求。同时可以满足调研要素的点线面形态、照片实况、属性、位置坐标以及问卷调查等各种信息。最后调研后可以直接导出shapefile/geojson/excel格式的数据,将调研成果打包发送到指定邮箱,不仅方便导入其他软件进行深入分析,也方便数据的重复利用。
录城小程序
2. 路见 (Pinstreet)——聚焦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和居民的生活环境,是中国第一个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公众参与互动平台。它致力于为居民参与城市治理提供有效的发声渠道,连接政府、专家和市民,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以人为本发展。
在小程序中,居民们可以随时随地 上传提案,描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地图功能可以精确定位,便于准确描述城市问题的地理位置。小程序支持上传照片,更生动,也利于核查提案内容的真实性。
通过以上得到的数据,利用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城市遥感、城市建模等分析,在城市建成形态测算、城市交通诊断、公共交通系统优化、规划政策评估、绿色建筑、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更精准的指标,让目的更清晰。
“微科技”赋能老旧街区更新与复兴。调研孪生让规划更高效、民意挖掘让决策更包容、指标引领让目标更清晰。
王勇:智慧停车技术突破在老旧城区改造中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老旧小区“停车难”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小区“停车难”不仅让有车居民烦恼不堪,而且由此引发的乱停车、堵塞消防通道、私装地锁等问题也影响了社区的安全与和谐。为此西子智能公司致力于研究停车方案提,供了多种立体、智能停车方案,灵活的组装模式,一定程度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
以广州永庆坊为例,由于永庆坊周边车流量大,且道路狭窄,有效的快速停放车辆成为该项目需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西子智能为本项目设置了6个出入口、设备采用ANT-S型机械手,台车自带旋转高效完成存取,车辆前进出入,减少调头预留空间。在城市更新中,助力老旧街区的高效开发,在节省土地资源同时,为有限空间创造“无限”停车潜力。
三、小结
年会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和“低碳韧性,健康宜居”为主题。老旧街区更新中不仅限于物质空间改造,更关注空间改善背后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重点加强空间资源与社会群体之间的有机联结。重视自下而上的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通过制度设计有效整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资源。立足地域是更新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更新的最终目标指向地域振兴与可持续发展。老旧小区更新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投入,同时也需要整合市场机制和社区自治等多元力量。
在未来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如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的发展思想,如何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如何让城市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乐园,如何让老百姓拥有“诗意栖居”的空间与环境,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