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珠海辉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4009318138

DYNAMIC

动态

/
/
/
“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保障规划”技术交流研讨会分享

“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保障规划”技术交流研讨会分享

  • 分类:学习交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8-17 10:36

“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保障规划”技术交流研讨会分享

  • 分类:学习交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8-17 10:36

一、技术交流概况

为提升珠海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供水系统安全,7月26日,我院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保障规划”研讨会,会议由水务与环境工程分院总工程师付朝晖主持。本次会议特邀请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院顾问总工程师黄鹄、广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赫俊国、我院副总工程师王波三位专家作主题报告。市自然资源局、市水控集团等单位代表以及我院副院长段庄、总工程师但秋君、总工办副主任方宇、水务与环境工程分院和规划设计分院的同事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二、讲座主题

(一)《完善大湾区供水网络格局、保障粤港澳供水安全先行示范研究》

黄鹄: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院顾问总工、深圳市规划委员会发展策略委委员、深圳市首届勘察设计大师

 

黄鹄围绕《完善大湾区供水网络格局、保障粤港澳供水安全先行示范研究》这一主题发表了独特的见解和看法。粤港澳大湾区以“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作为战略定位。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高质量供水保障网络是未来一个时期大湾区供水安全的主要任务,水资源开发与城市供水一体化,形成一省一网络是必然趋势。

 

图1 《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主要任务

 

在大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方面,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大湾区局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不协调;珠江口枯水期咸潮上溯,直接威胁城市水源和农业水源;珠江水系水污染状况不容小觑,工业废污水排放日益增加、面源污染难以应对;河流污染事故难以防控、河道取水依赖程度较高、供水安全面临风险;流域水资源开发体系有待提升,珠三角配水网络尚未形成,取水点多位于下游且难以应对污染危机;用水管理机制与治理体系有待健全。

 

针对大湾区目前在水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黄鹄讲述国际湾区城市供水案例及国内城市供水布局调整的典型优秀案例,发人深省。

 

(1)纽约湾区城市供水格局

美国纽约供水项目规模超过200万m3/d,输水管渠总长约350km。跨河跨湖多用深隧。纽约输水项目的一个亮点是规划实施预见性好。在一百多年前规划的这些输水项目至今依然能够正常使用,发挥其功效,这是许多城市无法比拟的。

 

1911年,克罗顿供水系统已包括12个水库和3个可调蓄的湖。1907~1927年,又建成两座水库和一条引水渠,从哈得孙流域两条小河调水。1937~1965年建成四座更大的水库以及若干引水渠,从特拉华河的三条上游支流调水。

 

图2 纽约上游水系调度系统示意图

 

(2)东京湾区城市供水格局

东京湾是全球GDP最高的湾区,常住人口4347万,聚集了日本三分之一的人口,三分之二经济总量,四分之三的工业产值。 共建成多摩川水系水库4个,库容量2.2亿m3;利根川水系水库8个,库容量5.3亿m3,荒川水系水库4个,库容量1.5亿m3,三大水系库容近9亿m3 。东京湾城市供水特点是跨流域调水,水库蓄水,多水源供水。

 

图3 东京湾城市供水示意图

 

(3)阳江供水系统调整案例

阳江市以战略思维研究水利、水务系统量、质、能的辩证关系。原供水方案建设较多加压泵站、长距离输配水后二次加压提升,耗能较高,调整方案采用高位水厂,利用地势条件建设高位水厂进行高位供水,实现水质保障,重力流供水节约能源,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图4 阳江给水水源及水厂布局方案(一)

 

图5 阳江给水水源及水厂布局方案(二)

 

(4)宁波市分质供水案例

宁波市属甬江水系,为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包括姚江和奉化江两大支流。流域面积4518km2,集雨面积1934km2。市域范围内大中型水库25座,总库容10.46亿m3,兴利库容6.69亿m3。规划采用分质供水,远期生活饮用水规模200万m3/d,主要考虑从水库取水。大工业用水100万m3/d,主要考虑从河道(姚江)取水,满足工业用水需求。

 

结合国内外供水安全保障优秀案例和粤港澳大湾区供水现状问题,为构建大湾区统一的水源保障和调配供水系统,实现分质供水,优水优用、节约用水。黄鹄提出:“通过庞大的水库群调度系统实现以取丰补枯导向洪水资源化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强化流域与区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力求在本省范围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产业下移,取水点上移,实现多源多点开发水资源,形成统一供水网络系统,更有效地应对水质突发事件”的供水安全保障策略,“更加注重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高水质保障能力。水资源开发与水安全提标有机结合,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和水利防灾减灾体系”的战略方法,“建立区域协同管理机制,完善区域水资源联调体系”的管理体制。

 

同时,黄鹄对全省水资源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水源格局调整进行了构想:构建先进城市的给水系统布局,以战略思维研究水利、水务系统量、质、能的辩证关系,保障水的质和能的社会循环。并研究生活区-工业区分质供水可行性,城市水源能源均衡利用可行性分析,提出珠江流域东部水系水资源分配思路。

 

 

图6 先进城市给水系统布局示意图

 

图7 现代水利与传统水利对比示意图

 

珠江流域东部流域有东江、北江、西江汇入。对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初步分配如下:

 

新丰江、枫树坝、天堂山水库在满足河源市后主要供应深圳、惠州、东莞以及香港和广州东部。

 

飞来峡水库、流溪河水库主要供应广州市东北部。

 

南水水库及北江沿线支流水资源供应广州西北部珠海、中山、东莞、澳门、佛山。

 

西江南岸山区及水库水资源供应粤西沿海区域。

 

白盆珠水库、显岗水库、东江流域东部山体水资源供应深汕合作区。

 

图8 珠江流域东部水系水资源分配示意图

 

大湾区西边线路从韶关南水水库从北往南,沿途收集连江、滨江、绥江、贺江上游江水,穿越西江后,支线与广州西江引水工程连接。最后交水西江引水工程,同时支线接入磨刀门水库以及珠澳供水工程。供水至广州、珠海、中山、东莞、深圳、澳门等区域。

 

沿输水线路,遇谷地,山沟,河流,布置谷坊,立坑,山塘水库,水坝。全输水线路实现智慧水务,上下游统一调度,水库,立坑等所有蓄水设施统一调度。水资源利用和防洪预警系统合理调度。水量,水质,能源调控全覆盖。

 

(二)《关于供水规划的一些思考--以广州和哈尔滨为例》

赫俊国:广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给水排水》杂志编委、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水系统分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杰出人才

 

赫俊国结合哈尔滨和广州供水系统规划工作的实际经验,作了题为《关于供水规划的一些思考--以广州和哈尔滨为例》的讲座,分享了宝贵的心得体悟。

 

赫俊国提出,当今我国城市供水系统存在供水水源不足、水环境治理不容乐观、极端天气(突发性洪涝灾害、严寒等)影响供水水质、部分城市供水水源单一、长距离引水和输水影响生态安全和供水安全、制水工艺复杂化、药剂多样化、配水系统受城市规划影响较大、现状供水与中长期规划存在冲突、二次供水水质较差、供水损失率较高、节水供水任重道远、供水系统自动化程度不够等问题。

 

针对目前存在的种种供水问题,赫俊国介绍了《哈尔滨市供水工程专项规划方案研究》(2010~2030年)及《广州市供水规划》的亮点和创新点,提出了城市供水方面值得借鉴的做法。在水资源利用规划方面,首先应摸清家底,建立流域内水源综合科学利用的大局观;应重视环保,保障水资源的长用久安;应重视非常规水资源,缓解城市供水矛盾;长距离调水要慎重,一旦实施影响深远;灾害条件下应保障有力,提升防灾减灾韧性。制水系统规划方面,水厂布局要合理,各供水区域要均衡、压力合理。水厂工艺要合理,规划有余地(水量、工艺占地、扩建)。短流程、低能耗要贯彻,试验确定工艺路线和合理的参数。化学药剂要慎重,中间产物、副产物要摸清。水质规划应具有前瞻性。管网规划方面,管网规划紧密连接区域、具有全局观念。应重视原有管网与新建管网的关系。管网规划应与水厂密切结合。关于二次供水方面,应重视和保障末端最后一公里与二次供水水质,高低压供水制、余压利用要合理。

 

(三) 《基于构建湾区西岸城市群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探索》

王波: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东省水利厅水资源论证专家,广东省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指导专家

 

王波演讲的主题为《基于构建湾区西岸城市群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探索》。他在详细分析相关政策及珠中江水资源保障系统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为应对未来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的可能性,结合上位规划和相关政策要求,提出以下规划思路:

 

(1)强化节水,以水定产;多水融合,优化配置

 

践行“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人”思想,通过相关法规、规程加大对产业水耗提出评估意见的话语权力度;突破给水考虑利用、污水考虑处理、雨洪考虑排放的狭隘观念,积极推进分质、优质供水。

 

(2)提升调蓄库容,确保咸期安全

 

形成“多水源、大环网” 、便于调节、能够有效应对咸潮的原水供给保障系统。

 

图9 提升调蓄库容示意图

 

(3)积极协同《珠中江(澳)供水一体化工程》前期论证工作

 

图10 珠中江(澳)供水一体化示意图

 

(4)积极为规划期(2035年)后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展开相关研究

进一步对标上海青草沙平原水库建设和管理经验,开展白龙河高品质水体作为澳珠城市群应急水源的可行性。

 

图11 上海青草沙水库示意图

 

(5)强化“两山”理论,严格水资源保护

 

图12 两山理论

 

(6)严格输水廊道控制,确保澳珠发展需求

 

作为澳珠供水生命线工程,切实加强现状管道的管养,严格廊道沿线开发建设。

 

(7)加强区域协同,优化布局,强化供水安全

 

城市供水作为一项公众服务事业应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为第一出发点,应突破行政区划,通过优质服务、精细管控、高效保障切实提高供水安全,确保城市生命线工程。

 

澳门、珠海城市水资源保障体系深度融合,形成较为完善的设施体系、运作机制和应急预案;中山、江门基本形成以镇区为单元的供水系统,通过净化水系统形成联通,原水保障设施略显不足;

 

通过强化节水措施,推广使用非常规水资源,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办法;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落实三区三线要求,强化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优化水厂布局,严控重要水资源廊道,优化水资源指挥平台,形成高效经济运管体系;

 

充分发挥现有体系作用,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时效性,突破传统界限,因地制宜形成城市群的供水安全保障大系统,实现安全、经济优质新业态。

 

三、小结

三位专家精彩纷呈的演讲,为我院指明了安全供水的规划方向,一篇篇发人深思的规划案例、一条条醍醐灌顶的规划思路,使我院水务工作者茅塞顿开、受益匪浅。相信通过本次技术交流研讨会,我们能够发现在水务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不断改进。今后,我院将持续邀请更多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优质的专题讲座,共同交流探讨,不断提升和加强我院技术实力和专业水平。

 

ACHIEVED

RESEARCH

CULTURE

页面版权所有 ©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粤ICP备1714102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