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珠海辉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4009318138

DYNAMIC

动态

/
/
/
访谈|新一轮珠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探讨

访谈|新一轮珠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探讨

  • 分类:学习交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3-01 17:54

访谈|新一轮珠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探讨

  • 分类:学习交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3-01 17:54

采访主题:新一轮珠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探讨

采访时间:2018年1月30日晚

采访地点: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楼接待室

被采访人:敬东 上海复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城市规划博士

采访人:赖霜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分院副院长

 

采访内容

赖霜:《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将珠海定位为珠江西岸核心城市,我们这么多年都着力在空间、产业、交通等方面发展,尽力去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新一轮珠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已开始实质性进展,希望您能通过上海的优秀经验,以及您这么多年的专业心得,在城市定位和发展方向上给我们这次总体规划修编提点建议。

敬东:这个问题肯定是总体规划的核心问题了,这两天我们一直在讨论。怎么样去理解珠江口西岸这样一个核心城市?第一,我们现在总规2040专题里提出了六个中心,六个中心就是把核心城市这个概念分解成六大主要功能(工业生产和协作中心功能、商品物流中心功能、金融中心功能、交通中心功能、信息中心功能、科教中心功能);第二,我们有三个城,总规2040专题当中提到的一个是创新型城市,一个是智慧城市,还有一个是低碳生态城市;另外,又提到了三个区,第一个是我们的特区,第二个是我们的自贸区,第三个是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我理解为“一核、六心、三城、三区”,最终得到城市发展定位。下一步,珠海到2035年的城市性质需要做一个系统研究。

从一般城市群的角度上来说,一般只有一个核心。长三角的核心是上海,京津冀的核心是北京,再说到伦敦都市圈的核心是伦敦,东京都市圈的核心是东京。但在粤港澳这个地方显得很特别,东岸地区由深圳和香港组成一个核心,北边广州和佛山是一个核心,我们西岸地区珠海跟澳门形成一个核心。但是,这三个核心的GDP总量,东岸是最高的,西岸相对来说比较弱一点。经济总量是非常重要的标志,包括人口的集聚和功能的辐射,可以期待的是“珠海、澳门”的核心有很强的成长性,其它地区相对先发了,我们可以看看怎样后发的问题,我们的空间很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具有竞争力的洼地,特别是在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通车以后。

赖霜:关于城市定位和城市性质后续还会有很多研究,城市性质虽然只是一句话,但需要很多东西去支撑,然后用精炼概括的总结把它们讲出来,这就是我们2035年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个问题,还是个目标问题,珠海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四大重点目标,首先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高地,第二是“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第三是珠江西岸核心城市,第四是城乡共美的幸福之城。请问在大湾区的创新高地这一块,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下工夫?

敬东:刚才说的那三个城,其中一个就是创新之城,希望成为珠江口西岸的一个创新中心。但是,粤港澳都在创新,不是说大家都不创等着你来创。在这个创新中心的建设当中,我们要找准自己的切入点。

第一,创新要直接服务于我们六个中心的建设,其中工业生产、协作中心和科教中心跟我们创新中心具有最高的关联性,因为在所有规律当中,创新和高效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创新的成果相当一部分直接用于制造业生产,对我们珠海比较薄弱的制造业具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第二,要做好创新的事情,就要更好地集聚创新资源,并且更好地配置创新资源,因为创新资源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是稀缺资源。首先是企业资源,创新很多是由企业直接来形成的,或者说由市场行为来完成,当然还包括外资企业;其次是高校里的学科,珠海的大学有十万大学生,要引入一些带有创新性的学科资源进入到我们的高校来,什么是创新性学科呢?一方面是基础学科,完成从0到1的原始创新;另一方面是应用型学科,完成从1到10,或者10到100的创新。

第三,做好创新集群和创新产业链的培育。创新的领域很大,比如七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你可能在中间抓住其中一块就形成一个创新集群,然后完成这样一个从原始创新到孵化,到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和集群创新的链条。

第四,我特别强调要做好创新服务。我们做创新工作,城市里面对我们要有很好的服务。很好的服务是什么?一是创新的环境,比如政府的支持,免租金的房子,以及提供一些政府投资的大型科学装置,免费或者低价给创新组织来使用;另外,这些创新的人群到这以后,它们特别关注文、教、体、卫等设施的配套,特别是教育和医疗设施的配套。

 

赖霜:对我们珠海市未来的创新路径,我觉得有一个比较好的展望,我这么多年的感受,也觉得珠海还有很多值得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第三个是交通层面的问题,广东省、珠海市的两会都提到了要打造未来的区域交通枢纽,结合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的优势,包括空港的发展,珠海的交通环境正在改善和优化,以前是个尽端,现在已经变成一个环,再加上其他交通方式的叠加,珠海未来的交通发展应该具有比较好的前景,这里也想听听您对未来交通枢纽的打造有什么建议。

敬东:交通条件是城市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条件,特别是我们六个中心当中的商贸物流中心,首先的切入点就是交通条件,因为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交通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本身要支付的成本是非常关注的。目前珠海应该是粤港澳,或者说珠三角城市当中唯一没有通高铁的城市,从珠海拱北到广州南站要1个多小时,应该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目前来看这是一个短板。另外,你刚才也谈到陆路已经成环了,但港珠澳大桥那个“Y”型还没连到深圳去,真正和深圳的联系还要靠深中通道,目前还没有和深圳形成真正最便捷的陆路交通。

关于交通的问题。第一,要关注单个交通方式,如高速公路、高铁,港口,机场等,珠海的单个交通方式正在逐渐完善。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综合交通方式产生的效益不是1+1+1=3的关系,它是1+1+1>3的,我们一定要关注综合交通方式的叠加,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些功能就慢慢形成了,比如说商贸物流很大一块靠铁路、港口运输,现在铁路有了,再加上港口,一个大的物流基地就可以做出来。

第二,如果再加上非常便捷的高铁系统,类似于信息中心这种功能就可以做起来。我们现在离广州距离1个小时,广州到深圳还要一个小时,如果从深圳过来的沿海高铁上了以后,应该说对珠海的交通提升是非常大的,这种系统对于深圳、广州、东莞来说叫锦上添花,但对于珠海是雪中送炭。雪中送炭是不一样的,它的提升效应是相当大的。我们核心就是这些站点到了珠海以后,如何确定站点位置,我的观点是要放到鹤洲,这一二十年可以把它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存在,远期作为未来城市新中心的预留,新中心必须要有很便捷的交通方式。总体来说,如果高铁来了,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站点的选择,交通节点之间的换乘,这个文章一定要做好。

赖霜:关于新一轮总规的编制,您也参与过很多城市总规的专家评审工作,请问上海这方面有没有一些对珠海的启发和借鉴?或者是在一些关键点上,我们珠海能否有一些创新的地方。

敬东:我个人理解,上海总规的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总规编制组织当中最大的亮点,是把很多的智库都参与进来了,公众参与也做得非常好,包括报纸媒体,让老百姓知道我这个规划是什么;此外,一定要征求企业家的意见,我们的规划对企业家的关注度一直不是很高,但是企业家是这个城市发展的重要角色,我们需要了解他们对城市未来的需求和愿景。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很好地把智库、规划师、市民、企业家等各个方面的意见都整合起来,提出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规划方案。第二,上海总规的规划成果本身也有一定创新,它是一个1+3的成果,有一个主报告,然后有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指引、行动规划等。第三,上海在国内城市总体规划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用地零增长,以前我们做的都是增量规划,这次是划了零增长的这一条线。

当然,零增长并不是珠海需要借鉴的,对于珠海而言,我觉得深圳和广州的总体规划已经基本成型,我们这次一定要很好地去研究这两个总规,关注怎样跟它们找差异化的问题。因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联系太紧密了,大家都在做粤港澳大湾区的文章,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这样一个概念当中,对我们的优势和特点作深度分析。找差异化,可能是我们这一轮总规当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粤港澳这个空间距离随着大桥、高铁的建设会拉近,可能十几分钟就可以从这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去,我理解制造业在这个区域当中肯定要有一轮洗牌,制造业带动的就业人口肯定也有一轮洗牌,这两个洗牌的同时,也带动了我们城市功能体系的洗牌,我个人认为,这一轮洗牌是个大洗牌,它对整个区域的功能格局和结构调整可能比以前会更明显。1980年成立特区,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然后到虎门大桥通车,区域格局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可能这一次的改变也可以摆到这种高度上来看,它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这种节点不是一个量的变化,应该是一个质的变化,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种质的变化。

赖霜:最后一个问题,我们珠海本地院历年来都在参与我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也为珠海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奉献了很多,我们作为本地院,您觉得我们在新一轮总规编制里面,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说怎样发挥我们的优势去更好地助力总规的编制?

敬东:这次37个专题研究,我注意到你们院负责了7个专题,包括用地、空间、人口、住房的专题等,这几个专题属于核心专题,城市定位和城市性质研究完成后,接下来人口、空间和土地都是你们在做,我觉得你们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其他的专题我理解是支撑性、拓展性、延伸性和互动性的,但核心是你们这几个专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轮珠海总规你们的担子就很重了。

赖霜:对,我们确实也感到责任重大,尤其又遇到新一轮总规编制的改革,不过我们还是有信心、有能力去做好这些工作的,我们也在不断努力。

敬东:我个人觉得这一轮总规编制有三个主要变化。第一,住建部按照中央的改革要求,把中央的事权和地方的事权分得比较清楚,明确总规当中哪些是要让中央来定的,哪些应该留给地方来解决;第二个变化是表达方式,北京总规的表达方式和上海总规的表达方式不一样;第三个变化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的变化,内容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规划定位也好,产业选择也好,空间发展也好,这些都是最核心的东西,这是干货,这些干货不会因为表达方式而改变效果,所以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到内容本身,这个要牢牢把握住。

赖霜:您对我们地方规划院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

敬东:珠海规划院应该说发展得非常好,现在都400多人了。规划院服务的对象是政府和市场,今后可能还会有拓展,可能会服务到社区,直接服务到老百姓等。我觉得规划本身市场的需求也好,政府的需求也好,老百姓的需求也好,都是一直都存在,规划院面临的问题往往不是项目少的问题,而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政府需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且,我觉得越往后面走的话,这个市场会出现分化的,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团队日子就越过越好,解决问题能力弱的团队就会被淘汰,所以,规划师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赖霜:好的,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非常感谢敬院长带给我们的经验之谈,希望下次有机会和您继续探讨。

ACHIEVED

RESEARCH

CULTURE

页面版权所有 ©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粤ICP备1714102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珠海